长期从事危重病的临床医学、教学和科研,擅长ARDS、MODS、严重创伤、严重感染、休克、呼吸管理、血液净化、镇痛镇静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生命支持和管理技术。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科技厅、省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参编作品10部
一直从事中医抗肿瘤和恶性血液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。参加了近20个科研项目,目前主持了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。作为主要成员,我们参与了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首都医学科技发展基金的独立创新等研究项目。
3。改善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。在职业发展方面,采取“选择有竞争力的学科方向,加入学科团队,支持平台条件,承担科研项目,匹配高质量成果建设”的方法,为所有新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启动费。在职业晋升方面,我们坚持综合评价、开放、公平、竞争和评价教师道德、能力、绩效和贡献的原则。我们不仅有经验和教育,而且还有大量的年轻教师被提升为教授和准教授。在薪酬方面,建立了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薪酬制度,对部分教师实行年薪制度,削弱了薪酬制度的身份,重点对高水平教学科研绩效的准确激励,激发了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。
擅长常见心血管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,擅长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,治疗危重心血管患者。主持并参与20多个科研项目,其中2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50多个学术理论,14个学术专业出版。获得国家科技奖2项,省科技奖5项,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
同时,松山湖科学城还改革了科研项目管理体系,探索了首席科学家体系和科研项目科学家综合责任制的实施,探索了科研资金管理机制的创新,实施了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资金“干制度”等一系列改革措施,充分“放松”了人才创新创业。
本站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必删!